馬英九
原標題:在南海馬頂?shù)米∶缐毫?/p>
臺海網(wǎng)9月15日訊郭正亮(民進黨前“立委”、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)今天在海峽導報發(fā)表文章稱,美國“在臺協(xié)會(AIT)”臺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突然批評臺灣的南海主張,認為中國大陸和臺灣都在主張“九段線”,他呼吁臺灣主動放棄這一論述。
“九段線”是兩岸高度重疊的南海主張,盡管國、民兩黨常有“統(tǒng)獨之爭”,但民進黨在執(zhí)政期間,并未放棄“九段線”論述。2008年2月2日,陳水扁甚至還曾趕在卸任之前,親自搭乘運輸機登陸太平島,主持飛機跑道啟用典禮,當時菲律賓外長曾提出抗議,臺灣“外交部”立刻重申對太平島主權。司徒文承認臺灣實際占領太平島,可主張外圍200海里經(jīng)濟海域,但他認為臺灣對南海其他島嶼根本沒有實際控制。他提醒美臺關系非比尋常,建議馬英九應“大膽宣布延后在太平島上進行基礎建設”,以便迎合美國最近提出的“南海凍結三行動”。
眾所皆知,“南海凍結三行動”形同美國版的“南海行為準則”,美國搶先提出,等于是以實際行動展現(xiàn)美國重返亞太的決心,但大陸絕不可能接受美國提案。但隨著美國積極重返南海,也開始關注太平島的戰(zhàn)略地位,臺灣因為實際掌控太平島,因而成為美國急欲拉攏的對象。今年4月10日,臺灣海軍在太平島進行近年來最大規(guī)模的實兵登陸演習,事前即特別知會美國。馬“政府”今年還特別編列預算,擴建加長太平島機場跑道,“海巡署”將興建太平島碼頭設施。但馬萬沒想到,這個空前的強化太平島基礎設施規(guī)劃,卻引起美國的高度懷疑,擔心在太平島增強基礎設施之后,馬英九為了換取大陸在其他議題的對臺讓步,可能會提出“兩岸太平島合作”作為交換條件。隨著馬任期越來越接近尾聲,馬對歷史定位的尋求,也越來越讓美國感到擔憂。
問題是,不管是兩岸和平協(xié)議或兩岸軍事互信機制,所牽涉的都太敏感,美國因此判斷馬最可能做出的兩岸政治突破,就是在太平島合作上表達善意,但這顯然嚴重違反了美國重返亞太、制衡中國大陸南海擴張的布局。美國此時急著要臺灣改變南海立場,恐怕還有另一個考慮。菲律賓早在2013年1月就將黃巖島爭議提交國際法庭仲裁,結果很可能在今年12月宣布,由于國際法庭庭長柳井俊二是日本前駐美大使,一般認為裁定將有利菲律賓。中國大陸很可能拒不接受,勢將引發(fā)針對“九段線”的國際輿論戰(zhàn),美國當然不希望臺灣成為大陸“九段線”論述的盟友。